一、事項簡述
符合就業困難認定條件的本市戶籍登記失業人員至戶籍所在社區(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申請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大齡、殘疾、低保家庭、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勞動力等四類非本市戶籍勞動者至常住地所在社區(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申請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或登陸蘇州人社微信公眾號申請辦理認定。
二、事項類別
公共服務事項
三、實施主體
蘇州市勞動就業管理服務中心
四、實施依據
1.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部門關于印發《江蘇省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全文
2.市政府關于落實就業優先政策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第三條第(八)點
五、服務對象
個人
五、服務范圍
實行屬地管理,個人戶籍地(常住地)所在社區。
六、辦件類型
承諾件
七、辦理時限
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辦結。
八、辦理條件
法定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本地戶籍登記失業人員,有一下情形之一的:1.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指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待遇、處于失業狀態且未在企業長期就業、非法人等有經營性收入的人員。2.女40周歲、男50周歲以上的:指在申請認定時女性年滿40周歲、男性年滿50周歲及以上、處于失業狀態且未在企業長期就業、非法人等有經營性收入的人員。3.特困職工家庭的:指持有有效期內《特困職工救助證》、處于失業狀態且未在企業長期就業、非法人等有經營性收入的人員。4.殘疾的:指持有《殘疾證》、有就業意愿和勞動能力、處于失業狀態,且未在企業長期就業、非法人等有經營性收入的人員。5.城鎮零就業家庭和農村零轉移家庭的:“城鎮零就業家庭”是指城鎮家庭中,所有法定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家庭成員均處于失業狀態,且未在企業長期就業、非法人等有經營性收入的家庭;“農村零轉移家庭”是指農村家庭中,所有法定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人員均未實現轉移就業,且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待遇的家庭。6.連續失業1年以上的:是指失業登記一年以上、處于失業狀態,且未在企業長期就業、非法人等有經營性收入的人員。(享受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或其它各類補貼人員須在停止享受社保補貼后登記失業滿一年后才能申請認定)。7.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被征地農民:是指具有被征地農民身份、處于失業狀態,且未在企業長期就業、非法人等有經營性收入的人員。8.優撫對象家庭的:是指經戶籍地民政部門認定的優撫對象本人及其父母、配偶、子女,處于失業狀態,且未在企業長期就業、非法人等有經營性收入的人員。9.軍隊退役的:是指持有部隊退役證件、處于失業狀態,且未在企業長期就業、非法人等有經營性收入的人員。10.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的:提供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身份資料。11.隨軍家屬:是指經部隊批準的隨軍人員,處于失業狀態,且未在企業長期就業、非法人等有經營性收入的人員。12.低保邊緣重病困難對象救助家庭人員:是指經民政部門認定的享受城市低保邊緣重病困難對象救助待遇且有勞動能力的本人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在同一戶口內),處于失業狀態,且未在企業長期就業、非法人等有經營性收入的人員。其中,符合大齡、殘疾、低保家庭或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的外地戶籍登記失業人員,也可在常住地申請認定。
九、申請材料
1.特困職工救助證
2.殘疾證
3.被征地農民身份有效證明
4.《優撫對象家庭人員認定書》
5.部隊《退伍證》或《轉業證》
6.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身份有效證明
7.隨軍家屬身份證明材料
8.《蘇州市本地戶籍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申請受理單》
9.《蘇州市外地戶籍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申請受理單》
十一、辦理機構及地點:
社區(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
十二、工作時間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
十三、辦理途徑
現場辦理、線上辦理(“蘇州人社”微信公眾號)
十四、收費標準
不收費
十五、咨詢查詢途徑
0512-69820415、0512-69820416、12333
十六、監督投訴渠道
12333
十七、辦理結果及結果反饋形式
通過(確認)通知形式:回執
蘇公網安備 320508020106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