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施“吳地工匠”項目制培訓的通知》的政策解讀
日前,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印發了《關于實施“吳地工匠”項目制培訓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2023年1月17日起正式施行。《通知》的出臺,進一步規范細化了項目制培訓,有利于更好地助推“十四五”時期蘇州市職業技能培訓發展。現對《通知》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解讀。
一、出臺背景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印發“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21〕102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的若干意見》(蘇人社發〔2022〕102號)、《關于進一步推進“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的通知》(蘇人保職〔2022〕7號)等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打響“吳地工匠”技能人才品牌,培育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更好地助推“十四五”時期職業技能培訓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關于實施“吳地工匠”項目制培訓的通知》。
二、主要內容
(一)關于培訓對象
勞動年齡段的有勞動能力和培訓意愿的城鄉勞動者,主要為:本市戶籍勞動者、持本市居住證的外來戶籍勞動者、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含技師學院)等。財政供養人員除外。
(二)關于培訓主體
依法合規設立、具有職業培訓資質的職業培訓機構、職業學校、企業等。
(三)關于培訓模式
鼓勵培訓形式多樣化,可根據培訓項目的特點,探索采取純線上或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培訓模式。
(四)關于確定培訓目錄和承訓機構
培訓目錄由各地人社部門結合本地區產業發展實際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提出,并會同當地發改、財政等行業主管部門組成專家評審組,進行綜合評審。
承訓機構通過政府采購方式確定,由各地人社部門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政府采購規定組織評審。
(五)關于培訓實施
培訓單位應按培訓方案完成培訓課程,真實、完整記錄培訓過程,并做好培訓簽到、臺賬資料收集存檔、效果監測等培訓管理工作,培訓結束后對參訓人員組織考核。培訓總課時應不低于35課時。
(六)關于培訓補貼
線上培訓:不超過15元/課時/人。
線下培訓:不超過30元/課時/人。
具體補貼標準由各地人社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確定。
政策原文:
關于實施“吳地工匠”項目制培訓的通知
http://www.suzhou.gov.cn/szsrmzf/bmwj/202301/db1d9c68b0d0481083f8dc74769b1923.shtml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