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蘇州工業園區組織部(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202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創歷史新高,達到874萬,全省高校畢業生總量達58.4萬,蘇州籍高校畢業生約2.84萬,就業形勢嚴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將面臨更大的挑戰。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決策部署,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助力高校畢業生平安順利、充分高質就業,現就做好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落實各項政策補貼
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對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及時做好各項政策補貼的審核、發放工作,包括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崗前培訓補貼、一次性獎勵補貼,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一次性獎勵,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就業見習補貼、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一次性臨時生活補貼等。因受疫情影響,企業推遲復工、高校推遲開學,用人單位或個人無法及時申請相關補貼的,可適當延長補貼申請受理時限。
二、開展網絡招聘活動
疫情防控期間,暫停舉辦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活動,線下招聘調整為線上舉辦。暢通就業信息線上發布渠道,完善信息共享發布機制,通過網站、微信等渠道發布用人單位招聘需求信息,用好“抗擊疫情人力資源調劑平臺”,整合發布崗位招聘信息和個人求職(含健康)等信息,為用人單位及高校畢業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在3月至5月期間,全市統一組織舉辦2020年“相約蘇州?同戰疫情”線上校園引才招聘會,面向全國百所高校和畢業生進行推廣,搭建校園招聘“空中通道”。
三、關注湖北學生就業
湖北地區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但高校畢業生數量多、質量高,全市各級人社部門應予以重點關注,在疫情防控期間,加強與湖北地區高校的聯系,加大線上就業崗位推送力度,將穩就業與引人才工作同步推進。
四、提供充足就業崗位
疫情解除后,重點舉辦好夏季高校畢業生招聘活動。每周定期開設日常高校畢業生公益專場,聯合高校開展校園招聘活動,多渠道挖掘就業崗位,搭建形式多樣的供需對接平臺,確保全年全市組織提供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
五、推進青年就業見習
大力推進三年萬名青年見習計劃,全市征集高校畢業生及青年就業見習崗位3500個以上,及時面向社會公開發布。在疫情防控期間,鼓勵就業見習基地和有就業見習意愿的人員通過電話、網絡進行線上對接,待疫情解除后,開展線下實地就業見習,確保全年全市參加就業見習人數不少于3450人。
六、優化網上辦事流程
加快推進線上就業手續辦理工作,簡化優化工作流程,延長就業協議備案和報到手續辦理時限,為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手續提供便利。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備案、就業報到、就業失業登記等服務實現“不見面”全程網上辦理,做到隨到隨辦。
七、推出定向就業指導
開通就業咨詢熱線,開設就業指導工作室,開展就業指導專題講座,線上線下相結合,及時做好就業政策解讀、就業困難答疑、就業技巧指導、就業心理輔導等工作。有條件的地區可開發一批線上職業指導課程,組織公共就業服務專家、企業HR,解答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過程中關心的問題。
八、提升優質創業服務
加強與在蘇院校的協同配合,繼續發揮高校就業創業指導站功能,通過大學生創業創新論壇、創業創新教育培訓、大學生創業創新競賽、“菁英匯”進高校、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輔導等活動,健全資源共享、通力合作的工作新機制。做好“蘇創微課堂”線上培訓服務,提升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利用蘇州市創業創新平臺,及時發布和推送有關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相關政策和信息動態。充分發揮創業導師團作用,通過“創業導師線上咨詢”欄目,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一對一”求職輔導、政策咨詢等線上指導和服務。
九、強化精準就業服務
做好蘇州籍應屆高校畢業生生源信息摸排工作,結合省人社廳部署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登記管理工作,做到人員底數清、就業狀況清、就業需求清,有針對性開展崗位推薦、就業幫扶、創業扶持、職業指導等就業創業服務工作。全市全年開發300個基層公共服務崗位安置困難家庭和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確保蘇州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
十、舉辦就業主題活動
結合高校畢業生需求、就業創業工作實際,開展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宣傳和就業促進主題活動。根據全市統一部署,重點開展好國內高校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校園蘇州日、名校碩博蘇州行等校園招才引智系列活動。
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0年2月25日
蘇公網安備 320508020106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