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聯閃充?創贏未來”:新能源充電站智能運營技術創新與實踐
- 開始時間: 2025年07月01日
- 結束時間: 2025年08月01日
本課題聚焦于新能源充電站的智能運營技術創新,旨在通過引入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算法以及物聯網技術等前沿手段,優化充電站的運營管理流程。一方面,借助智能監控系統實時監測充電設備狀態,實現故障預警與精準定位,縮短維修周期,提升設備可用率;另一方面,運用大數據分析挖掘用戶充電行為規律,合理規劃充電設施布局,制定動態定價策略,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提高充電站的運營效率與經濟效益,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為智慧交通建設添磚加瓦。
-
崗位需求人數1
-
意向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大學,中南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江蘇海洋大學,江蘇師范大學,
-
需求專業能源動力相關專業、交通運輸相關專業,電氣自動化相關專業、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相關專業、計算機相關專業、電子信息相關專業
-
活動初步安排
在運營新能源充電站時,需先識別區域內主要競爭對手,涵蓋其他運營企業和潛在進入者,細致分析其運營模式、服務特色、價格策略及用戶評價。隨后,強化宣傳推廣工作,借助線上線下多元渠道,例如投放社交媒體廣告、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網站合作、在周邊區域散發傳單等,以提升充電站知名度,吸引更多用戶。運營過程中,運用智能管理系統實時監測充電樁使用率、充電量變化趨勢及不同時間段用戶流量等關鍵數據,并定期深入分析,精準把握運營狀態和市場動態。依循數據分析結果,適時調整運營策略,如遇特定時段用戶流量高漲而充電樁使用率偏低,應深入探究是充電樁故障還是充電效率欠佳,并迅速采取改進舉措。同時,常態化開展用戶滿意度調查,依據用戶反饋和建議,持續優化運營服務,穩固增強市場競爭力。
-
學生事先準備
新能源充電站基礎知識、基礎電氣知識、數據分析的基本操作、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新能源充電站市場現狀相關資料
-
是否支持線上實踐否
-
公司對外宣傳視頻制作
- 開始時間: 2025年06月30日
- 結束時間: 2025年08月03日
1、 課題簡介:(同時簡單描述出課題的實用價值)
為提升公司對外宣傳力度,使外部人員清晰快速了解公司。
2、 課題背景:現公司內部有許多單一的視頻,沒有一個整體的對外視頻,需以整合公司內部視頻或新增等方式,整合出高質量的宣傳視頻。
3、 學生所需承擔的工作職責:規劃、拍攝、剪輯、出樣
完成課題所需的時間:1.5個月
-
崗位需求人數2
-
意向高校
-
需求專業新聞學、廣播電視編導、動畫、廣告學、攝影
-
活動初步安排
先了解公司拍攝的目的,后依據公司現有資源拍攝+剪影+整片
-
學生事先準備
學生需要提前有準備如下能力:寫腳本的能力、拍攝能力、使用拍攝工具的能力,剪輯能力及整合能力
-
是否支持線上實踐否
-
可降解防粘連水凝膠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 開始時間: 2025年07月25日
- 結束時間: 2025年09月05日
一. 可降解防粘連水凝膠的配方設計與合成
1、水凝膠單體(如明膠、殼聚糖、透明質酸、聚乙二醇(PEG)、聚乳酸等)的改性修飾。
2、調控成膠時間和交聯方式,實現凝膠的快速成型與可注射性。
3、引入可控降解單元(酯鍵),實現水凝膠在體內特定時間內完全降解。
4、可引入抗菌組分,提升術后防感染與促愈合能力。
二. 水凝膠的理化性能與結構表征
1、成膠時間:測定不同配方的成膠速度,評估其臨床操作便利性。
2、力學性能:測試水凝膠的拉伸、壓縮、剪切強度,確保其在體內能穩定覆蓋創面、抵抗組織應力。
3、溶脹性能與保水性:分析水凝膠的吸水性和保濕作用,以滿足術后愈合需要。
4、粘附性能:采用組織表面(如腹膜、腸管等)進行體外粘附力測試。
5、降解性能:體外模擬體液環境下,定期監測水凝膠質量損失、結構變化,明確降解速率和機制。
6、微觀結構:利用掃描電鏡(SEM)、紅外光譜(FTIR)、核磁共振(NMR)等技術表征水凝膠的孔結構和化學組成。
三. 生物安全性與生物活性評價
1、通過細胞相容性評價材料的細胞毒性、細胞黏附和增殖情況。
2、通過溶血率與血常規評估水凝膠對血液成分及免疫反應的影響。
3、檢測水凝膠對常見致病菌(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的抑菌能力,為防止術后感染提供保障。
四. 防粘連功能驗證和體內安全性
建立小動物(鼠、兔等)腹腔或關節粘連模型,手術后應用水凝膠,隨時間觀察粘連形成程度、組織愈合與材料降解情況,通過宏觀評分和組織學分析(HE染色、Masson染色等)進行定量評價。并與臨床常用防粘連材料對比。體內代謝路徑初步追蹤,確保降解物可被生物吸收或排出,無毒副作用。
五. 臨床轉化初步探索
結合實際臨床需求,優化水凝膠制備工藝,提升材料可批量生產與儲存運輸的可行性。初步評估其在不同術式、不同組織部位(如腹腔、婦科、骨科等)的應用適應性和推廣前景。
-
崗位需求人數2
-
意向高校
-
需求專業材料、化學、高分子、醫學、生物類相關專業
-
活動初步安排
1. 水凝膠材料的篩選與制備(第1-2周)
單體改性修飾,設計水凝膠配方,掌握基本制備技術。獲得多種結構和性能差異的水凝膠樣品,并初步篩選出成型效果優良的配方。
2. 水凝膠理化性能測試與表征(第3周)
測定成膠時間、溶脹性能、力學強度(拉伸、壓縮)等基本參數。使用SEM、紅外、核磁等手段分析水凝膠的微觀結構和化學組成。進行降解實驗,觀察水凝膠在生理條件下的降解速率和規律。
3. 水凝膠生物相容性與防粘連功能評估(第4-5周)
體外細胞實驗,評估水凝膠對成纖維細胞、上皮細胞等的毒性和促細胞增殖能力。進行抗菌性能測試(如對白色念珠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視條件適當開展小動物模型體內驗證。
4. 水凝膠應用前景分析與創新設計(第6周)
走訪醫院和寵物診所,對防粘連材料的實際需求進行問卷或訪談。分析產品化面臨的技術瓶頸與解決路徑,提出創新點。
-
學生事先準備
掌握化學合成和表征技能,能獨立完成細胞實驗、抑菌實驗和動物實驗
-
是否支持線上實踐否
-
針對全氟醚橡膠墊圈高溫穩定性實驗研究
- 開始時間: 2025年06月02日
- 結束時間: 2025年11月28日
1、課題簡介:
?填補國產技術空白?:建立國產全氟醚橡膠高溫性能數據庫,助力半導體設備、石化裝置等核心密封件的國產替代,降低對杜邦、3M等進口材料的依賴。
?優化工藝降低成本?:通過高溫失效機制分析,指導企業改進硫化工藝與填料配方,提升材料壽命(如將300℃下壓縮變形率降低15%以上)。
2、課題背景:
全氟醚橡膠(FFKM)因分子鏈全氟化結構,可在260-316℃高溫及強腐蝕性介質中保持優異密封性能,成為半導體、航天等領域極端工況下的核心密封材料。然而,國產FFKM在超高溫(>300℃)下的壓縮永久變形率、長期熱老化性能仍與進口產品存在差距,制約高端裝備自主化進程。本課題聚焦FFKM墊圈高溫穩定性量化評估與性能優化,填補國產材料高溫服役數據空白。
3、學生所需承擔工作:
?實驗設計與執行?:獨立操作高溫老化箱、壓縮變形儀等設備,完成不同溫度/時長下的樣品測試。
?微觀表征與數據分析?:使用SEM、FTIR分析老化后材料微觀結構,結合統計學模型(如響應面法)優化工藝參數。
?產學研對接?:與企業(如西北橡膠研究院)合作驗證優化配方,撰寫技術報告支持實際生產。
4、完成課題所需時間:6-11月
-
崗位需求人數1
-
意向高校
-
需求專業高分子材料
-
活動初步安排
前期:文獻調研、材料采購
中期:高溫老化實驗與數據采集
后期:微觀表征與模型構建
-
學生事先準備
通過專利與文獻分析,高溫老化、壓縮變形、耐介質等實驗操作。
-
是否支持線上實踐否
-
針對三維集成的先進封裝調研
- 開始時間: 2025年06月02日
- 結束時間: 2025年11月28日
1、課題簡介:
突破國產3D封裝技術瓶頸,助力AI芯片/自動駕駛芯片性能提升
篩選可國產替代的封裝材料設備(鍵合機/中介層),降低供應鏈風險
2、課題背景:
三維集成封裝(如3D IC、Chiplet異構集成)通過TSV/TGV垂直互連、混合鍵合等技術實現芯片堆疊,成為突破摩爾定律瓶頸的核心路徑。然而,該技術面臨熱管理、可靠性測試、供應鏈國產化等挑戰。
· ?散熱瓶頸?:高密度堆疊導致熱流密度激增,傳統風冷方案已無法滿足需求(如HBM堆疊功耗超10W/mm2);
· ?國產化短板?:TSV設備、鍵合材料等關鍵環節依賴進口(如國產鍵合機精度僅達5μm vs 國際1μm水平);
· ?測試復雜度?:3D IC的缺陷檢測需開發新型計量方法(如鍵合界面納米級空隙定位)。
3、學生所需承擔工作:
?實驗設計與執行、?微觀表征與數據分析、?產學研對接?:
4、完成課題所需時間:6-11月
-
崗位需求人數1
-
意向高校
-
需求專業微電子
-
活動初步安排
前期:技術文獻與專利分析
中期:企業訪談
后期:仿真建模與方案優化
-
學生事先準備
通過專利與文獻分析,繪制三維集成技術圖譜,總結混合鍵合、芯粒設計等關鍵工藝瓶頸。
-
是否支持線上實踐否
各有關單位:
為持續加強我市人才隊伍建設,吸引和集聚更多優秀青年人才來蘇創新創業,推動我市用人單位與高校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產城人”融合發展,根據《關于進一步明確蘇州校園引智工作經費補貼標準的通知》(蘇人保才〔2023〕3號)、《關于進一步完善蘇州校園引智工作的通知》(蘇人保才〔2023〕4號)以及《關于進一步完善蘇州校園引智工作操作流程的通知》(蘇人服〔2023〕25號)文件精神,蘇州市人才服務中心擬于2025年繼續開展蘇州“校園引智”活動。現就實踐課題征集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動組織形式
2025年蘇州“校園引智”活動由蘇州市人才服務中心組織,各實踐參與單位具體實施。
二、報名單位條件
在我市依法設立并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有合法辦公場所,符合本市產業發展方向,具有用人自主權。具有良好社會信譽,合法經營,用工規范,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健全,管理規范。有項目課題研發需要,具有研究生實習實踐日常管理及考核經驗,能夠配備課題專屬帶教(指導)老師。能夠按要求提供安全、整潔、衛生的住宿環境,免費解決學生餐飲問題,并配合完成活動相關要求。
三、報送課題要求
實踐課題應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短期技術研發攻關類和理論調查研究類為主。課題應具有操作性強、周期短等特點,適合在讀研究生參與。單個課題需求人數建議在2人及以上,實踐時限建議以5周為宜,實踐活動應在申報當年度內完成。
四、合作高校范圍
合作高校應為教育部公布具有招生資格的高校,包括但不限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大學、中南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蘇州市人才服務中心將積極對接這些高校,推動課題合作。
五、活動報名及要求
本次活動采用網上報名方式進行,意向單位可登錄“蘇州校園引才平臺”內“校園引智”模塊進行報名(網址:
)。
各意向單位在填報課題需求時,應詳細填寫課題背景、簡介及要求,同時根據課題需要,填報企業意向高校。
六、經費補貼標準
活動流程、要求、費用及補貼標準請參考蘇州校園引智工作有關文件執行,相關表格樣式附后。
七、其他
為保證活動取得實效,蘇州市人才服務中心將以不定期抽查方式對用人單位實踐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評估。對以弄虛作假、欺騙等手段冒領補貼的用人單位,將追回已發放補貼,并視情節輕重,提請相關部門追究法律責任。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秦興苗、陸晨 電話:0512-65227549
附件:
1.2025年蘇州校園引智活動課題征集表
2.2025年蘇州校園引智活動學生實踐協議
3.2025年蘇州校園引智活動課題完成情況評估表
4.2025年蘇州校園引智工作經費補貼申請表
5.2025年蘇州校園引智活動學生考勤記錄表
6.2025年蘇州校園引智活動學生住宿時間統計表
蘇州市人才服務中心
2025年4月7日